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何去何從

9月18日,在深圳發生了一宗不幸事件,一名日本籍學童在上學途中被凶徒襲擊,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日本政府強烈譴責,中國政府表示遺憾與痛心。事發後不少深圳市民到現場獻花哀悼,有人直言「不應有『仇恨教育』」,亦有花束留言「文明社會應保護好每一個孩子」。
我國自古以來便以「禮義之邦」自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於老弱鰥寡均盡力照拂,在文明教化之下,盡力防止暴力行為的出現。對施暴者零容忍,該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共識。
可惜的是,現今世界,不少地方正陷於戰爭與爭端的煎熬之中。導致不幸的來源是甚麼?私慾偏情是原因之一。在貪婪、嫉妒、憤怨、自私之下,得不到或不順己意,便展開仇殺爭鬥,將禮義廉恥全部拋於腦後,若混亂仇殺繼續下去,人類社會將有可能成為悲慘世界。那放在人類眼前的道路,該何去何從?
正義的果實,在和平中種植,而非在仇恨鬥爭中獲取。真正的智慧,是純潔的、和平的、寬仁的、柔順的、仁慈的、不偏不倚的、沒有偽善的。權謀用盡,最終只會落得生靈塗炭。
作為基督徒,必須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沾污,致力成為調解不睦,擴展和平於世的人。作為領導者,要具備謙卑自下,甘心作人僕役,為人服務的態度,除了有責任照顧眾人外,更應特別關愛弱勢者和受壓迫者。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條路不易行,但必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