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睇咗書未
如果問一百個人,你今日有沒有睇手機?相信九十個人會答有。但如果問一百個人今日有沒有睇書?相信有十個人回答有已經不錯。
有聽眾打電話上電台,就小孩子看課外書問題反映意見,表示不是不想自己的子女多一點課外閱讀,奈何每天放學後就是補習,做功課溫習到夜深,加上一星期六科測驗,試問孩子又如何有時間和空間去看其他課外讀物?
上述家長所言,可能是個別事件。不過本澳學校的課外閱讀之風每況愈下,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認為現時閱讀習慣的改變,與電子書、手機有關。畢竟科技發達,一機在手各種資訊都可以手到拿來,實體書的存在價值要重新評估,而實體書店的凋零則可見一斑。
面對社會潮流的變遷,閱讀要怎樣才能成為所有人的日常,確是一個很傷腦筋的問題。古時的人有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的雋語。要如何令讀書聲聲聲入耳?個人認為首要是重塑良好的讀書環境和讀書氛圍,除了家長要帶頭實行親子閱讀外,教師亦要以身作則牽頭看書。試問如果老師忙到連看書的時間也沒有,做學生的又怎會得閒?
學生閱讀不能靠指標,要靠興趣;政府推動閱讀不能講求經濟,社區圖書館的投放不容減免。當然,出版界也要加倍努力,發行多些有益、有趣味性的讀物供讀者選取。洛陽紙貴不是因為紙張問題,而是內容可貴。
澳門,要怎樣才能打造成為一個真正的閱讀之城,需要每個持份者的投入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