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別讓教育元素「銫」焚澳門小城

港產片《焚城》,劉德華飾過氣財政司長,因為任內放寬轉口貨櫃檢查,造成奸商利用漏洞輸入危險品而導致發生大火,包括其妻的數名消防員殉職。劉德華從此離開政界,修讀學位而成為垃圾處理專家。2007年,有回收場發生大火,初時發現危害較輕的鐳-226,原來是高強度放射物銫-137,這是致命的輻射性元素。為了避免擴散全香港,700萬人危在旦夕。於是,劉德華與莫文蔚飾的署理行政長官針鋒相對,最終攜手解救即將焚城的香港。
作為一名觀眾,《焚城》只是一齣港式災難片,但是,作為長期關心澳門教育的小市民,越看越心急如焚。因為,原來在學校教育領域內,已存放多年的教育有害元素在製造更可怕的災難,且已經一代又一代毒害我們的莘莘學子。這個教育元素「銫」就是沉重的課業。
試想,我們的學生從早到夜,動輒一天為課業忙碌十多個小時,不眠不休,要把做不完的功課做完,唸不完的書要唸完,測不完的驗要測完,考不完的試都要考完,然後,帶著一大堆離地的死知識去應對每天的生活挑戰。
當全世界都大幅減負,即一週才給一兩門功課,幾乎廢除測驗,採用多元實作評量取代考試,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運動,做自己喜歡的事時,我們的孩子仍低著頭,挑燈夜讀,我們的學校仍然賴以功課測驗作招徠。終有一天,這教育元素「銫」將物極必反,孩子將在焚城中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