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巡禮
唐朝詩人杜甫有一首「北征」,記述他在安史之亂後,探親路上的所見所聞。澳門作為國家的「掌上明珠」,金光大道燦爛奪目,旅遊區人人湧湧,手信街摩肩接踵,當然不會出現「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的景況,何況琴澳深合區的未來發展又充滿憧憬。
但事實歸事實,澳門的經濟現時正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一方面是來澳旅客不斷攀升,另一方面是非旅遊區的中小企輪流結業。前特首何厚鏵日前在一個座談會上就提醒大家:「在發展橫琴的同時,不能忘記澳門的中小企。」特首岑浩輝首次主持今年經濟發展委員會全體大會時亦表示:「澳門必須妥善處理經濟復甦過程中內部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多元產業發展未如社會預期的矛盾,本澳中小企業眼下面臨的共性難題。」
前後兩位特首所言非虛。讀者只需要到北區走走,就會發現「吉鋪」是五步一間,十步一雙,租售貼紙處處,生意冷冷清清。面對經營成本持續高企,居民北上消費,代購外送盛行,除了自家經營的老店外,本澳的中小企憑什麼去競爭?雖然政府不斷推出創業扶持政策,但如雨後春筍的咖啡店又可以維持多少生存空間?
當看到「黃金商場」黯然失色,「黃金酒樓」人去樓空的時候,本澳的領導們,是否要放下身段,到北區進行一次「非官式的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