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十字路上的《教宗選戰》

權力在手,利益在身,野心在內,任何的選舉都逃不了利慾薰心的誘惑。
《教宗選戰》這套電影,以天主教為背景,講述教宗猝逝,羅馬教廷樞機團團長勞倫斯按傳統基制展開選舉,舉行閉門投票,選出新一任教宗。基於商業電影的出發,為求引人入勝,電影加插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勞倫斯樞機在投票前發表的演說:「確定性是團結的大敵。確定性是寬容的死敵。就連基督最後也不確定…祂在十字架上的第九個小時在痛苦中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離棄我?』我們的信仰之所以是有生命的,正是因為其與懷疑攜手並進。如果只有確定性,如果沒有疑問,就不會有神秘,因此也就不需要信仰了。」是耶非耶,對觀眾是一種考驗,對天主教徒更是一項挑戰。
電影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紛紛趕赴梵蒂岡,當中有開明派,亦有極端保守派,當然,亦有中間派。選舉各懷盤算。可惜,一輪又一輪的投票,都未能有樞機主教拿到三份之二的票當選。野心及理念不同的人,各派系暗中拉票,互揭醜聞,互相攻訐,穿插其中令電影充滿懸疑。飾演主持選戰的勞倫斯樞機主教,既是球證,亦是球員,勉力要辦好一場公正、廉潔、又含天選之人的選舉。免不了,DQ了幾位其身不正的樞機。
劇中一位來自墨西哥,曾在戰亂不止的中東服務的喀布爾樞機主教貝尼特斯(Cardinal Benitez),原來是教宗離世前秘密任命的,既無黨亦無派系撐腰的他,反而動機和思想最純粹。他在眾人爭執時發表動容的演說:「上主容許自相矛盾,上主甚至創造例外和非絕對,為甚麼我們凡人,要認為自己絕對正確?世界四分五裂各持己見,所有對立分裂由此而來。每個人專制的自以為是,自己全對,對方全錯,意見不同的就是敵人,往死裡鬥,是這樣嗎,需要嗎?」
結果是憑著如此純粹簡樸的演說,貝尼特斯樞機拿到足夠的票當選新一任教宗。可是,最吊詭的劇情壓軸出場。原來,教宗離世前曾安排貝尼特斯樞機到瑞士一所診所動切除子宮卵巢手術。但是,動手術前一刻,他拒絕了,他向勞倫斯樞機陳情說:「我天生是個雙性人,可是,這是天主給我的禮物啊!」
當然,雙性人當上教宗的確為地上教會帶來嚴厲的挑戰,衛道之士當然聲嘶力竭說不可以。一個雙性人跟其能否屢行教宗的職務有抵觸嗎?電影帶出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或許也是值得普世教會及信眾共同思考的倫理神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