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慈之年 毋忘眾生
經歷三年的疫情後,隨著防疫措施的調整,港澳市面重現生機。澳門各大景點在新春期間人頭湧湧,一片喜氣洋洋。對於社會漸趨復常,當然值得高興,不過在感受恩慈之時,亦要為因疫症而辭世的人,作深切的悼念,繼續盡力把公共衛生辦得更好,避免疫症重來。
除了要免除疫患外,身處中華大地,七十多年的和平歲月,亦得來不易。看看俄羅斯在烏克蘭已進行了近十一個月的特別軍事行動,我們應當響應教宗方濟各的呼求,期盼和平早日降臨在交戰雙方身上。
幸福不是必然。中國在今天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國完成脫貧工作,進入小康社會,前人四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努力不容忘記。固步自封只會帶來倒退,不斷變革創新才會進步。乘涼不忘栽樹人,幸福不忘造福人,當眾人同享恩慈的時候,便是真正的恩慈之年。
從新春假期看澳門旅遊經濟
農曆年本澳市面,乘著內地放寬疫情管理的春風,重新得見久違的熱鬧。過去三年的籠罩在人們頭上的陰霾似乎一掃而空。
以本澳最為倚重的旅遊業而言,出入境措施放寬,尤其是港澳兩地交通逐步恢復,人們得以用最小的成本來澳度假,感受新年氣氛。而政府不失時機,大力推廣本澳節慶活動,加上新的活動和景點開放,近日旅客數字屢創新高,而當局破天荒在新馬路舉辦的步行區計畫,成為城中熱話,也是市民遊客對措施最好的回應。
不過這些漂亮的數字背後,新春的情況也反映了本澳旅遊業仍有改善的空間,例如是過去酒店房價被炒高、的士行業亂象等固態復萌,都需要有關所部門加以注意。另一方面,新馬路熱鬧背後,馬路兩傍的建築大部份已經被丟空,就連建築物說明也欠奉,淪為活動的佈景板,不但失去了讓市民旅客進一步認識這條有百年歷史的城市主幹道的機會,更教人感到社區衰敗的蒼涼。
行政長官在節前表示,希望以團客調節淡季客源不足,這不急於求取短期漂亮數字,犧牲旅客對澳門的良好印象,是聰明的做法。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旅客在新春期間報復性消費,背後是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年因防疫喪失應有活力,目前最好的狀況也只是大病初癒。希望政府能盡快推出有關吸引海外旅客的方案,改善本澳旅客市場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