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愛國者孫文

今年的3月12日,是中華民國締造者孫中山先生,逝世99週年的日子。中山先生出生於大清同治五年,稱他為愛國者,主要是建基於他對中華民族、中華大地和中華文化無比熱誠。為了國家免於淪為列強的附屬;為了人民免於活在水深火熱之下,他不惜改醫從政,放棄安穩的生活,流亡海外奔波勞碌,甚至在英國倫敦被清廷大使館誘捕,險些成為政治犯被押送回國。
孫中山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前往北京共商國是,最終在北京病逝。到了北伐成功後,才於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歸葬於南京中山陵,陵墓外樹立了「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中山於此」的石碑,亦有「總理遺囑」存世。
但大家切勿誤會孫中山當過那一任的國務院總理,他的總理稱謂,主要是來自他曾任「中國國民黨總理」。他雖然參與創建民國,然而實際上只短暫擁有過「臨時大總統」、「大元帥」、「非常大總統」等名銜。愛國者孫文的一生,正如他在由汪兆銘(精衛)所起草的《總理遺囑》中所言:「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平等自由」。至於遺產一事,在他《家事遺囑》中就以下的幾句:「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吾志。此囑!」,簡單地交代一切。
從孫中山以上種種的事跡,足以證明這位「革命先行者」,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