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
新一屆特區政府快要上馬,各司長近日紛紛接受媒體訪問,大談施政理念與當務之急,予人非常積極正面的觀感。也許,政府以為的重中之重與市民的期待顯然有所落差。
先從行政法務方面觀察,歷屆政府都高舉官員問責的旗幟,可是,每次都偃旗息鼓,爛尾收場。澳門公務員接近3萬5千人,每19個澳門市民就有一個公務員,比例遠高於世界先進國家,但績效就遠差得多了。所謂問責,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部門職能架床疊屋,精簡部門是當前要務。二是精兵簡政,尤其每個部門都有一個不知職能的「職務主管」,都應該一一檢視簡化。在法務方面,如何有效與世界接軌,確保澳門居民的基本人權,尤其明年舉行的立法議員選舉,DQ陰霾是否再次籠罩澳門,想必是市民非常關心的事。
在工務運輸交通範疇,譚偉文作為環保局長,理應秉持環保精神去運作工務。在他主管部門下,公私營部門林立,職能重覆,實在需要大刀闊斧去砍掉那些不作為的部門。誠如譚司長日前所言,輕軌是澳門未來的公交樞紐,盼望能言出必行。再者,多年以來,澳門市民遇上天氣變化又或颱風來臨,率先登入的不是澳門氣象台,而是珠海氣象部門。換句話說,氣象台需要有一番新的氣象才能重建公信力。公交方面,是否仍然要年年補貼巴士公司10億以上,才能維持現在的服務。市民搭車難,譚司長說對於網約車持開放態度,就拭目以待。
李偉農卸任前,感謝部門同事多年以來的協助,市民非常期待科班出身的新司長戴建業有一番作為,尤其在面對賭業獨大,旅遊承載量等重大議題上有一番新作為。
柯嵐接任社文司,普羅家長非常期待在普及教育有一番新作為,尤其在減負方面。目前,莘莘學子早出晚歸,要應付正常的課業已經非常吃力,近年還加上很多所謂多元實作的功課,家長落手落腳幫忙都應接不下。近年,澳門青少年及老人自殺非常嚴重,社文司如何有針對性地改善目前低效的四級聯防,也許是市民最關心的了。
黃少澤連任保安司工作,市民期望進一步提高施政透明度,從冷冰冰的屍體發現案,到社會監控,再到無理拒絕外地學者專家進澳門講學,都讓市民覺得過慮。
當岑浩輝特首多次開金口,說很願意聆聽市民的意見與感受,充耳不聞已讓市民的觀感大打折扣,不如真心誠意去接納市民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