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卡及通脹
澳門百物物價上升,令人感覺特價是原價,原價是額外的加價。因此,澳門政府早前派發電子消費卡,電子 消費卡雖不能平抑物價,但可以在物價騰升下為市民提供一個緩解劑。但是,有意見擔心電子消費卡會成為商戶加價的理由,令市民得不償失。他們認為不應派發 消費卡。
電子消費卡可以緩解物價上升對市民的壓力,但同時會麻痺了市民對物價上升的抗拒,減少商戶加價的阻力(商戶當然不會選立即加價,應會選派發前或後的半年才加價)。另外,價格通常是有加無減,這些物價會因派發消費卡而增加,或不會因用完 消費卡而回落。
不過上述原因只會輕微地影響市民的心理,效果應該不大。
首先,”派發消費卡”是一個很差勁的加價借口; 社會上可以接受很多令物價上升的借口,如國際油價或糧食價格上升;但不會接受派發消費卡引致加價。上期提到澳門政府推出 消費卡後有超級市場在突然大幅起價,結果引起社會嘩然和政府的懲罰,在這種環境下,即使是貪婪的商戶,也不想把加價和電子消費卡扣連上關係。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市民可以在網上購買來自外地的商品,雖然消費卡只限用於本地商戶,最壞情況是消費卡可能會購買較昂貴的東西,但也可以買到了東西的,而一旦用完消費卡後價格和外地仍是相差太大,市民會轉向網上購購買外地的商品。
所以,派發電子消費卡總體說對市民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