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與光榮
今天是基督苦難主日,又稱聖枝主日,教會過往會在這天的下午三時進行遊行,以紀念和重溫耶穌從東面榮進耶路撒冷的日子。
不可不知,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同時,羅馬帝國的軍隊,已一如慣例,靜靜地在總督比拉多的率領下,由駐地凱撒勒雅前往耶路撒冷,並派兵駐守聖殿西北角的安多尼堡,以提防在逾越節期間出現動亂。事關逾越節期間,以色列人來耶京參與慶節的人數,比平時多出數倍。
一邊是來自加里肋亞耶穌的同鄉,以及慕名而來的歡迎群眾;另一邊是裝備優良的羅馬大軍,再加上處心積累要置耶穌於死地的司祭們,風光的背後盡是凶險。
在這個宗教與政治糾纏不清的城市,耶穌的到來不是要成為一位榮耀的君王,而是以苦難聖死來救贖世界的默西亞。這個道理,當時的人很難理解,到了今天依舊如是。
苦難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忘記了造成苦難的根源。耶穌以和平的手段,最終以聖死戰勝了不公的強權,彰顯了正義。
無論是天主教的聖週、伊斯蘭教的齋戒月,無論在加沙地區、在烏克蘭,相信當地人們最渴望的,是和平的降臨。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時,曾在橄欖山上為耶京的毀滅的哭泣。今天,人類是不是應該抹乾眼淚,是時候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避免昔日發生在耶路撒冷的悲劇一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