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左右勢力博弈的時代
五年一屆的歐洲議會舉行換屆選舉,掀起巨大的波浪。五年以來,世界和歐洲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包括全球經歷了新冠疫情的肆虐,俄烏衝突和新一輪以巴衝突先後爆發。在此大背景下,歐洲也面臨經濟復蘇乏力、極右翼勢力越發壯大等挑戰。極右翼勢力是否將在此次選舉中繼續高歌猛進,進而帶動歐洲政治整體右轉。
過去,左派勢力一直站穩,一切以自由主義及個人主義為依歸。換言之,傳統以來,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性別只有男與女兩種,現在,因為左派力量席捲全球,性別的種類亦多到難以解說。可是,這股異常民粹的勢力走向為極端,已經不得人心,整個世界有一股新的聲音在呼喚,必須矯枉過正,無論如何都要偏回右派多一點,所以,一向奉行自由主義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才賭上一注,解散國會重選,試圖挽回左派的聲勢。可以,就算右派勢力再抬頭,在這一屆選舉了亦產生不了翻盤的作用,只是紅燈已經亮起了。
中華文化的傳統向來主張中庸,雖被常常詬病為沒立場,甚或騎牆派。但回顧整個歐洲各方勢力的版圖,就發現民眾仍然希望以中庸的取態去看待政治與日常生活,尊重少數,聆聽少數的聲音是應有之義,但是,這不等於可以將普羅大眾認為的普羅價值泛政治化,甚至成為博弈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