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鄭人買履給AI時代的教育啟示

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就有一課韓非子的《鄭人買履》。故事講一個人要買新鞋,他先在家量了腳的尺度,刻在一塊木板上。鄭人到了鞋舖,始發現忘帶木板,店主說現場找鞋試就知道,但遭鄭人拒絕,堅持要回家拿木板。等鄭人回到鞋店時,已經天黑關門了,只後低頭回家。
韓非子說這個故事,是要提醒我們要活在現場,勿墨守成規,抱殘守缺。看看今天小學生的書包,仍然滿載教科書,補充教材,還有很多作業本。真的應驗了韓非子的典故。今天,只要在網絡上搜索,有關於《鄭人買履》的學習材料真的多如牛毛,有動漫、有故事、有論述、甚至有作文等。可是,我們的孩子仍然困在教科書的時代,家長既要用昂貴的價錢買非常厚重的教科書,孩子天天要背著落伍的教科書回校上課,課後更要做非常傳統且意義不大的抄寫功課。
莘莘學子是AI世代的原住民,我們是新移民。教育應以學生為本,教科書是時候功成身退,退居幕後,頂多只能充當輔助教材。真正的學習是透過AI驅動孩子的學習動機,透過專題學習誘發孩子的多元學習潛能,充份發揮個別化具創意的學習功能。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在開學日說,今學年重點微調「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會與教育界調研,冀加入人工智能等內容,強化科技教育。家長、學校及教師必須揚棄「鄭人買履」的守舊心態,勇於與孩子同行,共創AI世代的教育新天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