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亞毛斯先知的吶喊

踏入2024年,現實生活中仍舊充斥著分裂、自私和痛苦。怎樣才能使人脫免罪惡的枷鎖,尋獲真正的幸福與和平?路加福音第十章,記載了耶穌回答法學士如何獲得永生的提問,就是你應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
可是,在接下來的講道中,耶穌以一個被強盜打劫並受傷的人為例,說明只有真正愛主愛人的人,才可以獲得永生。司祭和肋未人,他們將「宗教規條」置於「致力行善的義務上」,結果連一個受歧視的撒瑪黎雅人都不如。
耶穌所提的比喻,遠在舊約時代的亞毛斯先知早有預告:「我痛恨厭惡你們的慶節;你們的盛會,我也不喜悅、即使你們給我奉獻全燔祭和素祭,我仍不悅納;即使你們獻上肥牲作和平祭,我也不垂顧。讓你們喧嚷的歌聲遠離我;你們的琴聲,我也不願再聽;只願公道如水常流,正義像川流不息的江河!」
沒有行為的信德是死的!如果口裡祝福赤身露體、缺少日用量的弟兄姊妹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對他們又有什麼益處?亞毛斯先知的憤怒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公義便沒有真正的和諧。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告訴我們,只有以行動去愛近人如你自己,才可以獲得永生。
且把慶節、盛會、祭獻、歌聲、琴音放在一邊,盡力協助你的近人和自己吧。因為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同樣信德沒有行為也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