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以父親之名

今天(18/6)是父親節,就在這裡分別介紹四位父親。
首位父親來自電影「愛國者」(港譯「孤軍雄心」),由米路吉遜扮演的主角。這個身處美國獨立前夕的父親,本身並不贊同以武力去解決問題,但隨著戰火的逼近,當身邊的親人蒙受死亡的威脅時,這位父親不得不拿起武器,為保護家人而戰鬥。履行父親之職責,不容大地流淌孩子們的血。
第二位父親是在6月11日基督聖體聖血節那天回歸天國的恩保德神父,今天(18/6)晚上八時,在銅鑼灣基督君王堂,香港教區湯漢樞機會為他舉行守靈彌撒。對於港澳教友來說,恩神父就好像慈父一樣,那裡有需要,那裡就見到他的身影。他以工人的身份,為澳門教區青年牧民中心的工人小組分享生活體驗。為宣傳《道在家中——家庭教理》一書,推廣「齊家運動」多次來澳演說。疫情期間,為牧養平信徒的心靈,開辦《救恩史》、《基督》網上學習課程。他的大愛,幾乎澤及澳門教區每一個團體。這種慈父一般的心懷,潤物於無聲,正如香港教友所言:恩神父的離世,使他們少了一位先知,但多了一位聖人。
第三位父親,是澳門教友熟悉的大聖若瑟。教宗方濟各在《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中,把聖若瑟描述為一個受愛戴的父親,一個溫柔且有愛心的父親,一個服從的父親,一個願意接納的父親,一個有創意勇氣的父親,一個勞動的父親,一個反映天父影像的父親。教宗方濟各是在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的背景下寫成《以父親的心》這篇牧函的,目的之一是要讓我們能更清楚看到「平凡人」的重要性。
父親並非天生的,而是要被塑造的。一個男人成為父親,不僅由於他把孩子帶到世界上,更是因為他要肩負起養育子女的責任。當一個人為另一個人的生活承擔責任時,他就以某種方式向那個人行使父職。在現世生活中,無數的父親正擔當著「平凡人」的角色,為家庭默默地付出一切,正如恩神父為教會、社會付出一樣。
最後的一位,當然就是我們在天的大父。祂愛世人,把自己的獨生子降生成人,甚至為世人的得救捨掉愛子的性命作贖罪祭。
當今之世,尚未能完全脫免罪惡和死亡,很多父親仍為保家衛國而奮戰,很多神父仍為福傳而努力。作為人子,我們是不是應當如此祈求: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
祝願每一位父親,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