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殺成為一了百了的手段
別以為澳門還是個小漁村,更別以為澳門離島的後花園是個生命緩衝加油站。看真今天的澳門,是個二十四小時不停激烈運轉的都會,為了生存,澳門人已經喘不過氣來了。
真諷刺,新冠肺炎肆虐三年的澳門,內部消費及政府補貼,反而讓澳門中小企及星斗市民有一線生機。疫情過後,澳車北上,北上消費,把澳門巷弄經濟打垮,表面上,失業率只有2.7%,但為口奔馳的小市民無時無刻活在焦慮惶恐之中。
顯然,許多家庭為了拼經濟,不是忙到雙對無言,就是動輒相互指罵。父母的氣牽連到孩子及老人,孩子已經備受學業,個人成長及戀愛等問題困擾,老人經常以為自己是家庭的負累。當所有引爆點都聚集一起時,自殺就不停發生,小至十一歲,老到九十歲,都因為無法面對自己及旁人的困難而選擇走上不歸路。
也許,很多人都以為自殺是一了百了的好方法,既解決自己,亦不再成為別人的負擔。其實,他們不知道,死並不能一了百了,死帶給家人及朋友很沉重但沒痕跡的創傷。有心理治療師打比喻說,自殺就像是連環追撞車禍,別車撞你,你不受控地撞前車,如此類推。自殺會帶給人們及下一代無止盡的傷痛。
朋友,每當動起自殺的念頭,請馬上找人幫忙,珍惜生命在於每個當下都帶著恐懼去直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