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沒有贏家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三年多,戰事並沒有因為美國特朗普就任總統馬上停下來,三方的停火談判仍在拉拉扯扯。當戰事涉及各方面利益的時候,有時真的叫人「騎虎難下」。俄羅斯幅員廣闊,戰鬥力強悍,但三年下來也無法逼使基輔簽訂城下之盟。烏克蘭在自己的國土內作戰,在澤連斯基沒有臨陣退縮下,以及得到歐盟的支持,士氣仍能維持,可是受戰火所及,交戰地區滿目瘡痍,雙方在戰鬥人員和經濟上都蒙受重大損失。
戰爭沒有贏家,昔日的「日俄戰爭」,因戰場在我國東北,結果連我國人民也蒙受苦難。戰爭不能結束戰爭,清日之戰繼之而起的日俄戰爭,戰火最後引發日本的全面侵華。俄烏衝突本來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為什麼會變成今日這個局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以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同樣,貿易戰也沒有贏家,最終的結果是誰輸得比較多。美國宣佈採取「對等關稅」措施後,引來各國的反彈,美國股市也應聲下跌。事情的發展會否觸及世界經濟進入第二次的大蕭條,目前尚言之過早,只要各國的領導人能理智地面對,相信機會不大。然而,置身於中美貿易衝突或中美博弈的漩渦,澳門這條「池魚」也無法幸免。經濟財政司司長早已預告,本年度財政收入或不似預期。如何在財政收入、旅客消費下滑的情況下,令本澳居民的生活保持幸福感?這個問題,希望能在行政長官岑浩輝的首份財政報告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