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煮酒論龍的時代意義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講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
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隨便抽起一種,都不是龍;隨便說一種,都不能代表龍;仔細想一想龍的九不像,真是醜陋不堪。誠如曹操所言,龍可大可小、能屈能伸、能升能藏、上天下地落海都可以。所以,中國文化裡視龍為天子的圖騰。走入尋常百姓家,所有家長都望子成龍,所有岳父母都想成龍快婿。葉公好龍仍然是不少人的生活寫照。
龍年又到了,揮春總少不了龍精虎猛。想到今天都市人的生命變得很脆弱,動輒要生要死。也許,曹操言下之龍,充滿韌性,能為大家注入堅強生活的力量。也許,龍的多種面相,能為自以為醜陋、一無是處的朋友注入龍的獨一無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