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校服不是玩具,別讓流量蒙蔽了眼睛

校服是學校的象徵,也是學生的身份。但近日,有些非本校學生卻為了迎合社交媒體的潮流,隨意穿著不同地方的校服拍照,甚至跨越香港和澳門的界限。這種行為不僅對學校和學生造成困擾,也顯示出一種對校服的不尊重和不負責任。
為什麼這種行為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1)校服代表了學校的形象,也是學生的自律。在澳門,許多學校都會規定學生不能在公開場合穿著校服,以免影響學校的聲譽。而即使在街上穿著校服的學生,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會做出過於隨意或不雅的事情。但現在有些人卻利用校服來吸引眼球,做出一些與學校無關甚至有損學校形象的事情。這無疑是對學校和學生的一種冒犯和侮辱。
2)校服也是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如果把學校比作一個大家庭,那麼穿著校服就像是戴上了家族的徽章。而有些人卻假扮成別人的家人,穿著別人的校服拍照,這就像是一種欺騙和冒充。即使他們只是開玩笑,也不能排除有人會誤以為他們真的是該校的學生,尤其是在過了一段時間後。這就可能造成混淆和誤解。
3)校服還有一種教育和文化的意義。穿著校服不僅是一種規範,也是一種傳統和風俗。雖然目前這些穿著校服拍照的人看似沒有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但如果放任不管,就可能會滋生出更多不良的風氣。比如有些人可能會用校服來做出一些不道德或違法的事情,或者有些人可能會對校服產生一種崇拜或迷戀的心理。
這些穿著校服拍照的人,其實並不真正喜歡或欣賞校服,他們只是想利用校服來提高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和關注度。他們忽略了校服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
對於這些人,我們應該採取一些適當的措施,讓他們明白這種行為是不恰當的,也是不尊重的。我們可以通過勸導和提醒的方式,讓他們知道校服不是玩具,也不是流量的工具。如果有必要,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也應該發出公告或聲明,表達對這種行為的不滿和反對。同時,我們也可以向有關的社交媒體投訴或舉報,要求他們禁止或刪除這類的貼文。如果有政府部門的支持,那些社交媒體應該會認真處理這個問題。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有些人只是偶爾在私下或低調地穿著校服拍照,而且不會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或炫耀,那麼對於風氣的影響就不會太大,也不會引起太多的爭議。而且這種行為也很難發現和禁止。我們只能希望他們能自覺自律,不要做出什麼違反道德或法律的事情。
校服是一種尊嚴,也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珍惜和保護它,而不是隨意地拿它來玩弄或利用。別讓流量蒙蔽了眼睛,別讓校服成為一種笑柄。

圖片來源: 摘自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