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聖母瑪利亞:令人心酸的一生

聖母瑪利亞還未出生,就被上主特選無染原罪,作為天主子的母親,在天主教會內除天主聖三外,她最為信友所恭奉和崇敬,普世教會以聖母無原罪為信條,因聖母瑪利亞擁有天主母親的崇高地位。在地方教會各機構,以聖母之名作主保,求其庇護者俯仰皆是。
我們到教會的中心–羅馬朝聖時,金碧輝煌的聖母雪地殿是四大聖殿之一,是朝聖客必到之處。法國的露德和葡萄牙的花地瑪的聖母顯現,是近代上主藉著聖母向我們世人指點迷津的特別措施,這兩處聖母顯現的朝聖地,吸引不少人心靈上的皈依,和肉體上的痊愈。
在榮耀的背後,要知道聖母瑪利亞的一生,是苦澀和辛酸的。她年剛十三四歲許配給了若瑟,但依上主的計劃召叫了她,由聖神受孕作聖子的母親,年幼的女孩不知責任重大,以及作未婚媽媽的後果,只一心信賴上主就答應了。在猶太人的社會上,她要承受旁人對未婚懷孕的批評和白眼,加上未婚夫的懷疑意欲退婚的巨大壓力。瑪利亞像啞子吃黃蓮般忍受這一切,有苦自己知,眼淚向心裡流。
耶穌的誕生是普世歡騰,引頸企盼的救世主來臨的佳節。瑪利亞經長途拔涉由北部的納匝肋,騎著驢駒南下至白冷,懷著九個月的身孕,因為若瑟和瑪利亞是一對窮小子,旅館沒有收留他們,在需要照料的臨產時被拒於門外,到衛生環境非常惡劣,只招惹感染和疾病的馬棚生產,作為母親考慮到孩子健康時,這種辛酸只有瑪利亞和若瑟了解。
黑落德的殺嬰,迫使瑪利亞和若瑟抱著嬰孩耶穌遠走埃及,在人地生疏之地避難作難民,生活艱難不容置疑,瑪利亞和若瑟不是無語問蒼天,就是翕合主旨。
聖母獻耶穌於聖殿,西默央對聖母利劍刺心的預言,使她回憶以往展望將來百感交集,只覺辛酸無限。耶穌十二齡獨留聖殿講道,父母花了三天才找到祂,這三天聖母失子的心酸,還有如何向上主交代遺失了託付給自己攜帶的聖子?這種心焦如焚真是萬分可憐。
耶穌三十三歲離她出外傳教,陪伴了多年的兒子,不在身旁,不捨之情自然不過,這是祂的使命,毅然接受,但心酸不已是自然的事。
基基督的苦難和受極殘酷的十字架苦刑,她沿路相隨,瑪利亞的錐心之痛和基督的苦難,不分伯仲,十字架下將她交託給門徒,那份孤苦伶丁,在別人的屋簷下終老,其淒苦之處,聞者鼻酸。
從俗世的角度而言,聖母一生在傳統的中國人眼中,是個苦命女人,一生的際遇令人心酸不已,但她對上主的安排默然承受,並唱出「吾靈讚頌吾主」的千古佳句。作為救世主母親,她欣然和救世主一樣承受苦難,現世的苦難過去了,永久不衰的榮耀和光輝才會來。
在亂世時代的信友,相信每人都努力背十字架,有時被錐心之痛和心酸所襲擊,仰望聖母瑪利亞,她知道我們的酸苦,她會陪伴我們走入生的苦路,領我們到天國,與她同享永久不衰的榮耀和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