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照片新世代
今期的配圖,是一張拍攝於三年前的舊照片。今天因受到新冠疫情後遺症的影響,回收紙皮的操作已經式微,照片中的情景已不多見,但弱勢社群的生活困難依舊。
遊客的增加對長者的經濟沒有帶來裨益,相反因為通脹蒙受困擾。很多人的八千元消費補助,未到六月底結束已經耗盡。七月發放的一萬元現金分享又可以用到幾時?
特區政府的第二個百億元抗疫撥備,既然有四十億元還未使用,那麼可不可以考慮用作今年下半年的消費補助,使居民們的生活不用百上加斤?
在澳門,本地居民就業難,長者更不在話下,連帶營商的中小企,何嘗不是叫苦連天。自從去年底放寬防疫措施後,市面的景況確實有改變,但只限於遊人密集的觀光點和打卡點,其餘的橫街小巷依舊冷清。相反,個別商戶在三年疫後宣布結束,甚至在遊人如鯽的大三巴街,也有吉舖遲遲未見復業。面對新時代新挑戰,特區政府可有良策應對?
1+4這個宏觀計劃實踐需時成效未知,琴澳深合區有待深耕,海外招商引客又未能立竿見影,「精兵簡政」之下,公務員支出依然高企。凡此種種,真的令愛國愛澳者杞憂。
一葉知秋,空談誤國。面對新時代,就要有新擔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服務好本澳市民,少幹勞民傷財的事,凡事負責、凡事問責,讓舊景像隨風而逝,讓新風貌出現眼前,這樣,澳門人自然樂在其中,國家自然安定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