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

基督徒觀察

以天主教徒身份觀察澳門時事

逆天者必亡

俗語說:「好狗不攔路」,其實「好蛇」亦不應攔路。據我國史學家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的記載,就因為一條大蛇在夜間攔在路中,阻礙了眾人前行,便被帶醉的劉邦一劍斬為兩段,這就是著名的「斬白蛇起義」故事。司馬遷作為漢朝的史學家,對於這個帶有神話性質的傳說,基於政治正確,只可以照單全收,信不信則由讀者自行決定。
農曆新年,中國人著重的是如意吉祥,所以十二生肖,無論是鼠牛虎、雞犬豬,都會冠以吉利的稱呼,蛇當然不會例外。現在的中學課文,不知還有沒有讀過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文章中的毒蛇並不可怕,比毒蛇更可怕的是「苛政」!
熟識蛇類習性的人都知道,蛇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除非牠受到騷擾或侵犯,因此人們為了避免雙方發生衝突,往往用「打草驚蛇」的方法給予提醒。然而,人與人的相處就沒有這樣客氣了。
踏入2025年,又是一個百年一遇的日子,國際間的關係更趨緊張,中美之間的博奕,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本地的經濟。領導人能否「機警如同蛇,純樸如鴿子」,帶領眾生消災避禍,考的是智慧和良知。因為,蛇是機警的,同時也是狡猾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創世紀》第三章就記載,「最有腦」「最狡猾」的蛇,就是因為捏造謊言、製造矛盾,結果令原祖父母犯罪,自己也落得用肚子爬行,時刻擔心被受害者的後裔踏碎頭顱。
當然,正邪之間的對決從來沒有停息過,魔鬼一日不放下屠刀,世間一日不得安寧,逆天者悔改得救或徹底死亡,來自公義的審判。蛇這種生物,無論有毒無毒,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只要安守本份,與人類應可和平共處,否則成為攔路之蛇,那麼侵擾社會的後果,將會和「白帝之子」同一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