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神父牧師都得憂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已宣佈除了癌症之外,憂鬱症被列為第二號殺人於無形的重症。試看彈丸之地的澳門,近期先後有多宗得憂鬱症而自殺的案件。不要以為一般人才會得憂鬱症,就算是得道高僧及神職人員,都隨時深陷憂鬱症的煎熬。
最近,天主教及基督教不約而同出版了兩本神職人員患憂鬱症的書。率先為大家介紹的是威廉.雷柏爾(William E. Rabior)神父撰寫的《當神父也得憂鬱症》。雷神父除了是神父外,也是專業的諮商師與社工師。雷神父說,憂鬱症就像耶穌講的盜賊一樣,你根本不知道為何及何時得了憂鬱症。還好,雷神父本身是諮商師,懂得好好跟自己對話,也非常依靠天主的治病大能,花了多年的努力,終於克服,能與憂鬱症和平共存。
另一本是一直在加拿大為華人基督徒團契服務的羅懿信牧師
(Antony Law) 所撰寫的《我的牧師患了抑鬱症》。羅牧師最開始如同雷神父一樣,花了很多時間去挖掘得病的原因,可是, 上下求索,都找不到正確答案。最後,羅牧師在深切的祈禱中領悟到,神要他找到得憂鬱症的意義比原因更為有價值。為了尋找意義,羅牧師不急於逃離憂鬱症,反而信靠耶穌會攜手跟他走一趟生命淬鍊之旅。
羅牧師許多次身陷憂鬱症的重大打擊,幸好有一次講道,說到教會尤如一身的比方時,羅牧師坦然向會眾表白自己的病況。很意外,那一刻,信眾及聖靈就如一個充份調動資源及力量的身體,羅牧師不再感到孤單,甚至有憂鬱症的會友成立小團體,一起為治癒這個頑疾而心神合一求主。
看了這兩本書,都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不要以為一定找到憂鬱症的病因才能治療,原來意義與價值的追尋更有療癒的力量。再者,不要單獨一個對抗憂鬱症,反而要敞開心扉,好好愛自己,於家人好友一起面對,當然少不了隨時候命的天主父。憂鬱症也許難以根治,起碼可以學會和平共存。